本報評論員 王鐘的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1月27日01版)
  當“中國夢”成為一個民族的理想被屢屢提及時,許多人會思考夢想與現實的距離。其實,中國夢不只是民族復興的夢想,也是每一個人對未來、對生活的期待和願望。青年的中國夢就是在一個法治社會裡,能夠預期自己的未來,能夠平等地參與競爭,通過自身的勤勉奮鬥,實現人生目標。
  法治不僅是國家的治理方式,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。公民要追求自由與平等,離不開法制的保障;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要有效協調社會矛盾,必須依法履行職能;法治還是國家走向現代文明的標誌。這一切都與青年息息相關。一方面,青年要實現自己的人生追求,離不開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,它是維護個人權益與實現理想的“護身符”;另一方面,青年是否懂法、守法,能否以法治思維推動社會進步,影響著法治社會的前景。
  很多人認為這一代青年是有知識的一代,他們從小接受了較為健全的學校教育,高等教育也逐步走向大眾。但是,通過課堂學習獲得一張文憑,並不意味著理解法律的約束力。即使是為公眾所熟知的青年精英,也難免因“不懂法”而逾越邊界,受到法律製裁。所以,法治的前提是知法懂法。
  熟悉了法律條文,還要對法律形成真正的敬畏之心。否則,也可能出現對法律知識瞭如指掌,而對法律執行心存僥幸的現象。前不久,某名校法學院碩士生因瘋狂盜竊被判刑兩年半的新聞成為熱點。或許這隻是偶然事件,但通過觀察此類現象,不可否認的一點是:要讓文本上的法律變成行動中的規則,不光與儲備的知識有關,更與人的思維密切相聯。
  法治精神其實就是一種規則意識,它拒絕“雙重標準”。很多時候,我們希望別人守規則,自己卻可以例外。比如,我們時常抱怨就業中的不公平,但在自己找工作時,不免托關係走後門;我們嘲笑“中國式過馬路”,卻時常隨著人流一起闖紅燈;當提出合理利益訴求時,我們顯得理直氣壯;自己的不當行為觸犯了他人的利益,我們又習慣沉默無聲。法律釐清了青年的行為邊界,“法無禁止即可為”確立了“為”與“不為”的規則。
  公平正義是全體公民對法治社會的呼喚。權力的擴張,金錢的收買,都可能在走向社會公平的道路上製造陷阱。為公平正義掃清障礙的,正是不計較出身、不因權貴而扭曲的法治。
  對青年來說,法律這一強有力的武器構建了公平競爭的環境。每一個年輕人都渴望享有自己的“黃金時代”,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財富實現夢想,而這一切如果沒有法律來兜底,是難以真正實現的。
  前些年,一篇題為《我奮鬥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》的網文廣泛流傳,說的是一個農家子弟經過18年的奮鬥,才取得和大都會裡的同齡人平起平坐的權利。雖然故事細節令人唏噓,卻讓人看到向前進的希望。而這些年,有關 “土豪二代”等強調出身的段子越來越多,以至於有人感慨,奮鬥了18年,能坐在一起喝咖啡又能怎麼樣?這種社會結構“板結化”的苗頭,只能靠法治來協調解決。只有法律能打破權力與金錢製造的無形藩籬,讓奮鬥的社會環境更加公平與包容。
  “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”,法治氛圍的確立基於全體公民的共同努力。青年參與到法治社會的建設中,既是法治的踐行者,身體力行地扮演遵守法律的角色,也是構建法治體系的積極力量。一個法治的社會,將護佑青年實現自己的夢想,與此同時,法治精神也應該成為青年的信仰、價值觀和生活方式,讓我們共同信仰、遵守和捍衛法律的尊嚴。  (原標題:在法治信仰中實現夢想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u97xuxfm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